唐玄宗時,他高居丞相之職,唐玄宗為用他而寧愿自身消瘦;他兒子所畫的《五牛圖》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。他就是唐代名相韓休,近日,我省考古專家對其墓葬進行了搶救發(fā)掘。 線索:盜墓賊移動硬盤有壁畫照片 發(fā)掘該墓葬的線索來自盜墓賊,更與2010年我國從美國追回的國寶文物——唐代貞順皇后(武惠妃)敬陵石槨的案子有關(guān)聯(lián)。 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征集處處長師小群告訴華商報記者,武惠妃石槨的案子是由楊彬為首的犯罪團伙所為,他們將壁畫切割后進行盜賣。當年在追索石槨時,考古人員從警方繳獲的該犯罪團伙的移動硬盤中,發(fā)現(xiàn)了許多壁畫照片,除武惠妃敬陵壁畫外,還有其他墓的唐代精美壁畫。這些壁畫令師小群寢食難安。最終,他通過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、省監(jiān)獄管理局說服正在監(jiān)獄服刑的楊彬。去年下半年,楊彬指認其盜掘、拍攝的唐代壁畫墓地址,位于西安市長安區(qū)大兆街辦郭莊村。 發(fā)掘:古墓被打4個盜洞令專家揪心 最終,考古人員經(jīng)過勘探發(fā)現(xiàn)該墓葬竟有4個大盜洞,盜洞的精確程度令人吃驚,最大的一個直接打到了墓室內(nèi),令考古專家揪心。 考古專家下到墓室內(nèi),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壁畫依然存在,而且保存完好。今年2月,報請省文物局、國家文物局批準后,由陜歷博和省考古院聯(lián)合組隊對該唐墓進行搶救性發(fā)掘。歷時半年的發(fā)掘,已經(jīng)取得階段性成果。 經(jīng)考古確認,該墓深約11米,坐北向南,墓道至墓室總長約40米,是一座由長斜坡墓道、4個過洞、5個天井、甬道和墓室組成的唐代高等級墓葬,雖然遭到嚴重盜擾,但墓葬形制基本完整。在發(fā)掘中,發(fā)現(xiàn)墓道、過洞、天井部分僅在墻面隱約有白灰層以及紅色影作木構(gòu)痕跡,過洞僅存一個壁龕未被盜掘,出土陶俑若干。 驚喜:我省墓葬壁畫首現(xiàn)芭蕉樹 令考古專家最為驚喜的是,墓室大致呈邊長為4米左右的方形,除入口外,其他三面均繪有精美壁畫。這些壁畫的繪畫技法嫻熟,水平十分高超,這些壁畫保存得清晰完好,而且題材罕見。 考古專家介紹,墓室東壁上繪有樂舞圖、西壁是屏風圖、南壁繪有玄武圖。遺憾的是,玄武圖已遭破壞。華商報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在樂舞圖中,分為男樂舞團和女樂舞團,有的在奏樂、有的在跳舞,個個表情生動、形象逼真。在男女樂團中間,以一棵樹隔開。師小群說,這棵樹是芭蕉樹,在南方和海邊比較多見,在西北壁畫中十分罕見,就他所知,這在我省壁畫中也是首次出現(xiàn)。 墓主:官居丞相 剛正不阿、不求名利 考古人員在該墓葬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兩盒墓志,通過對墓志的初步釋讀,該墓是唐玄宗尚書右丞韓休、夫人柳氏的合葬墓,其夫人下葬年代為天寶七年(公元748年),目前夫人墓志已清理出來,韓休墓志還在清理中。 韓休,在唐玄宗時期高居丞相之位,在《新唐書》、《舊唐書》、《資治通鑒》等史書中均有記載。據(jù)史書記載,韓休可謂剛正不阿、不追求名利的名相。 在《資治通鑒·韓休為相》中介紹,唐玄宗曾為其消瘦。當時丞相蕭嵩認為韓休性情淡泊,容易控制,于是將韓休推薦給唐玄宗。沒想到韓休擔任丞相時守正不阿,蕭嵩漸惡之。唐玄宗有時宮中宴樂及后苑游獵,偶爾玩得過度了,就會問左右的人“韓休知否?”話剛完,韓休的勸諫書就來了,唐玄宗常對著鏡子默然不樂,左右隨從說,韓休擔任丞相后,玄宗的容貌都消瘦了,為何不罷免他?玄宗嘆曰:“吾貌雖瘦,天下必肥。蕭嵩奏事常順旨,既退,吾寢不安;韓休常力爭,既退,吾寢乃安。吾用韓休,為社稷耳,非為身也。”(蕭嵩稟報事情常常順從旨意,他退下以后,我無法安睡。韓休經(jīng)常據(jù)理力爭,辭別以后,我睡得很安穩(wěn)。我任用韓休是為了國家,不是為我自己啊。) 糾史:韓休非西安人 而是秦皇島人 有關(guān)專家告訴華商報記者,雖然韓休的墓志尚未清理,但根據(jù)已有的部分墓志內(nèi)容,至少推翻史書上的兩個錯誤,也揭開了壁畫中緣何出現(xiàn)“芭蕉樹”的謎團。 據(jù)《舊唐書·韓休傳》和歐陽修等人編著的《新唐書·韓休傳》,均記載韓休為京兆長安人,而墓志顯示,韓休為昌黎人,秦皇島昌黎縣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韓愈的祖籍地。專家分析,昌黎臨近渤海,可能生長有芭蕉樹,所以在韓休墓室的壁畫中繪有芭蕉樹,也就顯得不足為奇了,可能是家鄉(xiāng)的一種象征。 令專家興奮的是,墓志中提到了韓休的兒子韓滉,史書記載韓滉弟兄五人,而墓志顯示弟兄應(yīng)該是七人。 專家介紹,韓滉也曾官居丞相,而且是著名畫家,其創(chuàng)作的《五牛圖》,以淳樸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(shù)技巧,表現(xiàn)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,上面有宋高宗趙構(gòu)、著名畫家和書法家趙孟頫等眾多名家的題記。該畫在清末被劫出國外,新中國成立后被重金購回。《五牛圖》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,被專家譽為九大“鎮(zhèn)國之寶”之一。 華商報記者周艷濤 多知道點兒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《五牛圖》、《洛神賦圖》、《步輦圖》、《唐宮仕女圖》、《韓熙載夜宴圖》、《千里江山圖》、《清明上河圖》、《富春山居圖》、《漢宮春曉圖》、《百駿圖》 九大“鎮(zhèn)國之寶” 太陽神鳥金飾(金銀器)、西周利簋(青銅器)、秦石鼓文(石刻壁畫)、《孫子兵法》竹簡(文獻書簡)、《平復(fù)帖》(書法)、《五牛圖》(繪畫)、真珠舍利寶幢(工藝品)、定窯孩兒枕(陶瓷)、瀆山大玉海(玉器)(華商報) |